共犯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对共同犯罪人所作的分类。共犯分类的标准概括起来有两种:第一种,刑法理论根据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进行分类,将共犯分为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依照分工对共犯进行分类,从一个方面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也有利于研究共同犯罪中的中止、未遂等问题。第二种,根据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作用的大小进行分类,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这种分类是为了正确确定共犯人的刑事责任大小,因为刑事责任的大小取决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的大小,直接明确反映共犯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作用分工能正确确认共犯人的刑事责任。中国刑法将共犯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中国刑法第26条至第28条规定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大小,分别规定了主犯、从犯、胁从犯及其处罚原则。另外,外国刑法理论还将共犯人分为正犯与狭义正犯(教唆犯、帮助犯),根据正犯的人数、相互之间的意思联络的有无,可将正犯分为单独正犯、同时正犯、和共同正犯;根据行为是否以自己身体动静实现构成要件,可将正犯分为直接正犯与间接正犯。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