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养关系
一定亲属间相互供养和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接受扶养的人为权利人,履行扶养成责任的人为义务人。扶养关系不仅指金钱上的供养,而且包括在精神上、体力上给予的照顾和扶助。扶养关系不同于公法上的国家扶助及社会扶助,它是以一定的亲属关系为前提,是基于当事人的一定身份关系而产生,在一定范围亲属间成立的一种私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一定亲属间伦理关系在民事法律上的表现,是保障老幼、病残、困难者的生活,稳定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安定和文明发展、进步必需的。世界上多数国家将亲属间的经济供养关系统称为扶养关系,而中国婚姻法则根据扶养权利人和义务人的辈分、年龄等不同情况将扶养分为对未成年晚辈的抚养、对老年尊辈的赡养和对同辈人的扶养三项内容,统称为扶养关系。综观扶养的范围,扶养关系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1)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扶养义务,这是亲权的内容之一,即父母有义务扶养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人工生育子女、养子女、发生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也有学者提出,应包括对已成年、但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的扶养义务。(2)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和扶助的义务,即子女有义务扶养生父母(含实施人工生育子女的父母)、养父母、发生扶养关系的继父母。(3)夫妻之间的扶养。(4)兄弟姐妹之间的扶养。(5)直系或旁系尊亲属与卑亲属之间,直系姻亲间,如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伯叔姑舅姨与侄儿(女)、外甥(女)之间,公婆与儿媳、岳父母与女婿之间的扶养。扶养关系的成立,传统上以“扶养为必要,且有扶养能力(余力)”为要件,这一观点值得商榷。这两个要件,应以“有必要”为绝对条件;“有能力(余力)”为相对要件,应根据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现代社会,夫妻、父母子女之间的扶养关系是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义务,义务人必须履行;而其他亲属间的扶养关系法律只给予确认的相对权利义务关系,它们主要靠道德、习俗来调整。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