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要件分类说
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学说之一,为德国著名民事诉讼法学者罗森伯格所创立。罗森伯格认为举证责任可以进行抽象的统一分配。认为民法规范本身已经具有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因为立法者在立法之际,已将举证责任分配问题予以考虑,并安排在相应的法条中,学者如就全部民法法条进行分析,便不难发现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他认为,举证责任分配在原则上只有一个原理,即:“若无一定法条的适用,则无法获得诉讼上请求成果的当事人,应就该法条要件与实际上已存在之事实,负主张及举证责任。”简言之,“各当事人应就其有利之规范要件为主张及举证。”依照罗森伯格的看法,法律规范相互之间,如果不是补充关系,就是相斥关系。举证责任的分配原理,可从法律规范的这种关系中求得。根据上述原理,罗氏以适用范围的广狭及法律有无规定为标准,将法官审判案件必须遵守的规则分为两类:一是基本规则;二是特别规则。前者是指法律无明文规定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后者则指法律有明文规定及理论上相当于明文规定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罗氏学说提供了若干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其理论体系有很强的逻辑力量,由于它能维持法律形式上的公平,具有统一发挥法律安全性的优势,因而长期受到法学界的推崇和司法界的重视。然而,罗氏的学说亦存在缺陷,主要是它仅注重法律规范的形式内容,并不重视法律规范的内容,所以,依该说所作的举证责任分配结果,往往无法获得实质公平(非全部不能获得)。如能以实质的分配标准加以代替,使举证责任的分配方法更具弹性,即可达到目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 资料图:川岛芳子戎装照在日本的谍海中,“巾帼女豪们”的手段丝毫不逊于男子,而这些女谍中的头号人物,无可争议的当数川岛芳子。她的活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
-
-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