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杜预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生卒】:222—284

【介绍】:

西晋大臣,著名律学家。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当时以博古通今、精通政治、法律、军事以及天文算学等闻名,号为“杜武库”。晋武帝时为河南尹,曾与贾充、郑冲等删定律令,就原汉律9篇新增11篇;为《泰始律》620条,作注释。后来曾任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等职。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等。明人辑有《杜征南集》。所著《律本》21卷、《杂律》7卷,均佚。在法律思想上,坚持儒家正统观点,其特征是简约。其主张如下:(1)纳礼入律,礼法合一。这是封建立法的出发点。认为“自上及下,尊卑贵贱,物有其宜”,这种等级关系的集中表现即礼;从治国方法来讲,应该礼、法、律、令,“相须为用”;而在立法方面,则应以礼为核心,即“网罗法意,格之以名分”,以名分为标准来解释法意,将法律纳入名分的匡范之中。(2)“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认为“刑之本在于简、直”。法律刑典是人们必须遵循的准则,是官吏理讼断案的依据,并不是说教论理的书籍,因此,法典的制定,应该准确、简明、通俗。他说:“法者,盖绳墨之断例,非穷理尽性之书也。故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例直易见,禁简难犯;易见则人知所避,难犯则几于刑厝。”这是立法的根本原则。同时,主张“法出一门”,即各种规范保持一致,不相互矛盾。这要求立法统一于天子,统一于中央王朝。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知恒禁,吏无淫巧,政明于上,民安于下”。(3)区分律令的界限。针对汉魏旧律的驳杂繁复,指出:律令必须界限明确,简约易知。所谓“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律”是专门规定对于违令犯法行为的惩罚与制裁的方式,即仅指刑法或刑法典;“令”指规定人们必须遵守的各种规章制度。这是中国法律史上最早的关于律、令性质的明确划分。

上一篇:赌博罪 下一篇:断交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