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
又称“定婚”。指男女双方为自己或第三人为他人在婚前约定在以后的某一时间结成婚姻的行为。封建社会和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均将其视为成立婚姻关系的必经程序,中国古代婚姻成立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其中的纳吉即订婚。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将婚姻理解为一种契约关系,订婚被视为确立此契约关系的缔结,结婚则是该契约的履行,所以基于契约法的原理,罗马法时就规定了订婚后婚约男和婚约女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履行结婚的义务,此后一些国家也有类似规定,并对订立婚约的具体办法和程序作了具体规定,如意大利、瑞士、瑞典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订婚制度大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视其为结婚的必经程序,对当事人结婚与否不产生法律约束力。中国解放前也有订婚的习惯,而且多有父母包办,解放后在婚姻立法中贯彻婚姻自由原则,婚姻法中未规定订婚的内容,订婚也就不再是成立婚姻关系的法定程序,但双方自愿订婚的法律亦不禁止,只是不生法律约束力,一方或双方可随意解除。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