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法

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法律法规全书:含司法解释 2010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10-2-1 专题:书籍

[导读]:

传统民法理论上,一般将人格权和身份权并列,合称人身权,即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以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人格所必须享有的与其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具体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我国没有制定专门规范人格权的法律,但在司法实践中,名誉权纠纷较多,司法解释也主要集中在这方面。

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所享有的权利,理论上一般认为其包括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亲权、夫妻之间的配偶权和父母与成年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亲属权。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中,专门将与亲属有关的婚姻、继承、收养等单独成编,故本部分没有包括身份权的内容。

资料补充栏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