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姑娘和月亮嫂子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3 12:17:5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梗概】:幼年的时候,常常喜欢仰着头,睁着眼,向着太阳瞪视。虽然瞪视一会儿,就被太阳的光芒,激射得头昏眼花,但是低头闭眼一会儿,又在那儿瞪视了。为什么成为这样一种癖气,我也不自知其所以然。
“你又在那儿盯着眼睛呆看太阳了:仔细太阳姑娘用她的五色绣花针,瞎你的眼睛啊!”我的妈妈这样说。
“怎么?太阳是姑娘吗?她为什么要用绣花针戳瞎咱们的眼睛呢?”我问。
“你没有知道太阳姑娘的故事吧,我讲给你听。”妈妈说。
“从前有两个女子:——一个是姑娘,一个是嫂子,——都是很美丽的。”可是她们俩的性情,却不很相同。姑娘的性情,是娇羞而刚烈的;而嫂子的性情,却是大方而柔和的。她们俩虽然同样地愿意把美丽的容光显露在众人面前,让一般人都知道她的美丽;但是嫂子是大大方方地让人家正眼看觑的,而姑娘即不许人家正眼看觑她。这也许因为嫂子是一位已嫁了的妇人,而姑娘是一位未曾嫁人的处女,难免娇羞的常态吧。
“她们姑嫂俩,常常讨论这个让不让人家正眼看觑的问题。
“‘如果有人胆敢正眼觑我,我一定用绣花针戳瞎他的眼睛!’”姑娘说。
“‘别这样吧!太激烈了!’”嫂子说。‘咱们既然不惜把美丽的容光,显露在众人的面前,又何妨让人家正眼看觑呢?不过虽然让人家正眼看觑,却也有一个分寸,不要常常把全副面庞显露在众人面前。因为常常给人家看,纵然美丽,人家也觉得看腻了。所以我以为不如把美丽的面庞,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显露出来,又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隐藏过去,使人家不至于因为常常看同样的面庞,而觉得腻烦起来。这样,也可以保持咱们美丽的容光的尊严,又何必拿绣花针,瞎人家的眼睛呢?’
“因为性情不同的缘故,姑娘毕竟不能赞成嫂子的主张,于是只能各行其是。
“有一天,有一个不知姑娘的性情和主张的,正眼看觑了她一次;姑娘突然恼怒起来,竟拿她手上常备着的绣花针,把那人的一双眼珠都戳瞎了。她的主张是实现了,而她的罪案也因此成立了。不幸呵,她竟因为犯了无故伤人的罪,被捉到宫里去,而生生地被绞死了!
“性情和主张,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她们俩却非常地互相亲爱的。姑娘不幸被绞死了,跟她非常亲爱的嫂子,自然非常悲痛,而无夜无明地哭泣着。她在悲痛哭泣的当中,忽然梦见姑娘来告诉她说:‘嫂子,你别哭了!我因为贞烈的缘故,已经被上帝封为太阳之神了。我现在非常记念你,所以把你荐给上帝,要求他封你为月亮之神,上帝已经允许,不久就有天使来征召你到天上去管理月宫了。’嫂子梦醒之后,隔不多时,果然也被天使征召了去,在天上朝见了上帝,被封为月亮之神,跟亲爱的姑娘朝夕相见了。
“她们俩相见之后,自然悲喜交集。不过她们的性情,还是各各照旧;而她们的主张,也依然各各自行其是。她们俩依然同样地把美丽的容光显露在众人面前,让一般人都知道她的美丽。不过月亮嫂子,是把美丽的面庞,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显露出来,又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隐藏过去;而太阳姑娘,却把她的绣花针,化成千千万万,遍身都是,预备戳瞎那正眼看她的人们的眼睛。
“仔细啊!太阳姑娘要用她的五色绣花针戳瞎你的眼睛的,你别在那儿盯着呆看她呢?”
因为妈妈这样说,竟把我那瞪视太阳的癖气给渐渐改变了。如今虽然有时候还不免要盯着呆看她一下,但是总同时记起这个故事来。
【赏析】:
这是中国早期的一个科学童话,运用一个充满幻想的民间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能用肉眼直视太阳,否则会损伤眼睛,如果拿凸透镜对着阳光看,会把眼睛烧瞎。这倒不是太阳姑娘太狠心,而是太阳这个恒星的温度太高,光太强的缘故。
【作者简介】:
刘大白(1880年-1932年),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主要著作有新诗集《旧梦》《邮吻》;旧诗集《白屋遗诗》;诗话《白屋说诗》《旧诗新话》《中诗外形律评说》等。还有《中国文学史》《刘大白选集》《刘大白诗选》等。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
-
-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