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无处藏身的狼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11-07 17:48:3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这是一则古印度寓言。
一只狼在猎人和猎狗的追赶下,慌不择路地跑进了一个村子里。狼进了村子,四处张望,想找一个藏身之所。
一只猫看见了鬼鬼祟祟的狼。这是只从没出过远门的猫,他很好奇,就问道:“喂,你是谁?你在干什么?”狼说:“我是……狗,我的仇家在追杀我,你肯定可以帮我的,善良的猫。”
猫想了想说:“躲避一下,算不了什么难事,这么大的村子,有几十户人家,随便哪家都很容易找到藏身的地方。比如我的这个主人家,你就可以进去说说看,我看没问题的。”
狼瞧了瞧眼前这扇紧闭的大门,记得这一家它曾经来过。那是一个没有月光的晚上,它偷偷抓走了这家的几只鸡。主人家发现后,打着火把追了他一里地,虽然它最终逃脱了,但头上至今还有一道被火把烫伤的疤痕呢。于是,他说:“不行,这家不行,这家对我有偏见。”
猫又指着远一点儿的一户人家,对狼说:“那一家也可以去试试,那家的老奶奶心眼儿特别好,总喜欢帮助别人,你向她求求情,我看也没有什么问题。”狼只往那家看了一眼,就一个劲地摇头,心里想:“我吃过她家的一只羊,她恨我恨得咬牙切齿。这种人家我怎么敢去呢!”
猫又建议说:“那就上村头那一家吧,那家有一个很大的地窖,是个藏身的好地方。”狼还是不停地摇头……
猫感到很奇怪,就说:“按常理,一个人平时总做坏事,得罪、伤害过很多人,才会走投无路;善良的人总可以左右逢源的。而现在你……”话还没有说完,猎人已经追上来。猎人用枪声证明了猫的话是正确的。
精彩直击:
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会伸出友善之手,乐意帮助他的。平时撒播下友好的种子,就会获得丰收的果实。古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那些干尽坏事,作恶多端的人,总不会有好的下场。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尽可能地多给人以帮助,比如扶邻家老奶奶一把,或给路旁坏了车轱辘的人帮一把力……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不但能使我们自身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意外地得到对方的回报。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