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韦安石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21 16:31:0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 名:韦安石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京兆万年

主要成就:四次担任宰相 

官 职:尚书左仆射等

爵 位:郧国公→郇国公

谥 号:文贞

  韦安石早年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被授为乾封县尉。永昌元年(689年),韦安石升任雍州司兵参军,后历任膳部员外郎、永昌县令、并州司、并州刺史、德州刺史、郑州刺史等职。他生性持重,不苟言笑,为政清廉,深受官民敬畏。

  久视元年(700年),韦安石改任文昌右丞。是年十月,韦安石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兼任太子左庶子。

  长安三年(703年),韦安石担任神都留守,兼管吏部、刑部二部尚书事务,后与崔神庆一同担任皇太子李显的侍读。

  长安四年(704年),韦安石代理纳言之职, 后又代理尚书左丞。当时,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恃宠专权。韦安石却数次当面折辱二张,甚至上表检举其罪状。武则天只得命韦安石与夏官尚书唐休璟进行审讯,但不等审讯结束,便将他调离朝廷,外放为扬州长史。

  神元年(705年),李显复位,史称唐中宗。韦安石被征拜为刑部尚书,后改任吏部尚书。是年五月,韦安石接替张柬之,担任中书令,第二次被拜为宰相。他还兼任相王府长史,获封郧国公,食实封三百户。

  神龙二年(706年),韦安石再次罢相,担任户部尚书。

  景龙三年(709年),韦安石第三次升任宰相,担任侍中,监修国史。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暴崩,遗诏中命皇弟李旦辅政。韦皇后连夜召宰相、亲信等十九人入禁中,商议篡改遗诏,削去李旦的辅政之责。宰相之中只有苏瑰表示反对,韦安石等人皆一言未发。不久,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及其党羽,拥立父亲李旦即位,史称唐睿宗。韦安石被免去宰相之职,改授太子少保,改封郇国公。

  景云二年(711年),韦安石第四次升任宰相,历任侍中、中书令,加领开府仪同三司。当时,太平公主图谋不轨,打算鼓动睿宗废黜太子李隆基(即唐玄宗)。她欲拉拢韦安石参与其事,便命女婿唐晙去邀请韦安石到府中议事,却被韦安石拒绝。后来,唐睿宗密召韦安石,称“朝廷倾心东宫”,要他留意东宫。韦安石却称睿宗所说乃是“亡国之言”,让他不要被太平公主的谗言所迷惑,因此惹怒了太平公主。公主命人散布谣言,陷害韦安石,欲将其下狱治罪。韦安石幸得宰相郭元振力保,方免于难。

  是年八月,韦安石改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任太子宾客。他虽仍为宰相,但却被削去实权。十月,韦安石被免去宰相之职,加拜特进,充任东都留守。后来,韦安石的女儿病逝。其妻薛氏怀疑是女婿宠婢的巫咒所致,竟命人将婢女抓来殴打致死。韦安石因此遭到御史中丞杨茂谦的弹劾,贬为蒲州刺史。他在蒲州又因拒绝请托,得罪了玄宗宠臣太常卿姜皎。

  开元二年(714年),姜皎之弟姜晦升任御史中丞,指使御史郭震弹劾韦安石,称其在韦后之乱时身为宰相却不能匡正。韦安石时任青州刺史,因此被贬为沔州员外别驾。继而,姜晦又上奏朝廷,称韦安石在督造定陵时曾贪隐官府财物。玄宗遂命州官追赃。韦安石叹道:“这只不过是想要我死罢了。”他愤恚不已,不久便病死在沔州,终年六十四岁。

  开元十七年(729年),韦安石被追赠为蒲州刺史。

  天宝元年(742年),韦安石又因儿子韦陟显贵,被再次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郇国公,赐谥文贞。

  • 朱敬则

    朱敬则

    本 名:朱敬则字 号:字少连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朝出生地:亳州永城主要作品:《十代兴亡论》《五等论》主要成就:劝谏武则天滥杀,选拔大量人才   朱敬则家祖辈均以孝义被世人称[阅读]

  • 姚璹

    姚璹

    本 名:姚璹别 称:姚令璋字 号:字令璋所处时代:唐及武周时期民族族群:唐人主要作品:《瑶山玉彩》主要成就:创立《时政记》谥 号:成   姚璹年幼时既父母双亡,因独自一人照顾弟弟妹妹[阅读]

  • 韦巨源

    韦巨源

    本 名:韦巨源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京兆万年主要成就:四次被拜为宰相   韦巨源早年以门荫入仕,在武周年间历任司宾少卿、司府卿、文昌右丞。  长寿二年(693年),韦[阅读]

  • 杜景俭

    杜景俭

    本 名:杜景俭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冀州武邑人去世时间:700年主要成就:唐朝宰相 司刑卿 相州刺史   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阅读]

  • 王及善

    王及善

    本 名:王及善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出生地:洺州邯郸官 职:文昌左相,光禄大夫爵 位:邢国公谥 号:贞外 号:鸠集凤池、驱驴宰相   王及善的父亲父王君愕于隋末率义军投唐,拜大将军,[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托雷死亡之谜:成吉思汗的儿子托雷是怎么死的
托雷死亡之谜:成吉思汗的儿子托雷是怎么死的
成吉思汗的英雄事迹想必就不用多说了,他还有一群骁勇善战好斗敢杀的儿子。成吉思汗共有四个儿子,而最疼爱的儿子托雷是他的第四子,所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