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王稼祥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05 10:32:3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王稼祥

别 名:王嘉祥,王稼蔷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泾县

出生日期:1906年8月15日

逝世日期:1974年1月25日

职 业:政治家

毕业院校:莫斯科中山大学

信 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联部部长

                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王稼祥(1906年—1974年),原名嘉祥,又名稼啬,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厚岸村人。忠诚的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6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34年1月至1956年9月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代主任,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7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等;解放后历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8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外事小组副组长,10届中央委员等。1969年10月下放河南信阳,1970年冬回北京治病。1943年7月,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长期从事的外交工作被康生污蔑为“三和一少”的投降主义路线,遭受到严重的迫害。1974年1月25日在北京不幸猝然逝世,终年68岁。

  人物生平

  1906年8月15日王稼祥出生在安徽省泾县厚岸村。

  1913年进入本村柳溪小学学习,成绩优异。

  1919年小学毕业后又读了一段私塾。

  1922年到安徽南陵县乐育学校求学。

  1924年春就读于安徽芜湖圣雅阁中学。

  1925年5月领导同学参加反帝爱国运动。8月进入上海大学附中部学习,担任学生会主席。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进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读书。同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3月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

  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和《红旗》、《实话》总编辑。4月被派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11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4月,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负重伤。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0月参加长征。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王稼祥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再次被选为政治局委员。会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政治部主任。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1935年长征途中举行为遵义会议的酝酿、召开以及贯彻遵义会议的决议,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曾多次说过,王稼祥在党的历史上是有功劳的,他在遵义会议上投了“关键的一票”。

  1936年10月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1934年1月至1956年9月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7年6月,由于伤情恶化,去莫斯科治伤。11月,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1938年8月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代主任,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39年1月,兼任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

  1941年任中央研究组副组长。

  1942年6月,同陈云负责领导中央军委直属系统的整风。

  1943年7月,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1944年伤病复发,脱离工作。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1946年再次去苏联治病。

  1947年5月回国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宣传部代理部长。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递补为中央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成为首任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

  1951年起,长期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在此期间,王稼祥参与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外交方面的许多重大决策,并在对外工作中提出了许多正确看法。

  1953年3月任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6年2月参加苏共二十大。8至9月出席党的七届七中全会。9月,在中共八大和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7年1月参加周恩来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波兰、匈牙利三国

  1958年11月至12月出席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1959年3月陪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会见外宾。同月作为以朱德为团长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成员,赴华沙出席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三次代表大会。4月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三届常委会委员。7至8月参加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1962年2月和刘宁一、伍修权一起给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写信,为“渡过困难,或者减少困难,至少不去增加目前已形成的困难,来加速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出处理中苏、中美等国际关系的意见。后被指责为“三和一少”、“三降一灭”的“修正主义外交路线”。3月主持撰写和审定《关于支持别国反帝斗争、民族独立和人民革命运动问题—事实求是,量力而行》提纲。9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会后休养。

  1965年1月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四届常委会委员。

  1966年3月中央决定王稼祥任中央外事小组副组长。

  1968年4月被隔离审查。

  1969年10月被下放到河南信阳。

  1970年年底回到北京治病。

  1972年5月给党中央、毛泽东写信,要求分配工作。

  1973年8月在中共十大上重新当选为中央委员。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长期从事的外交工作被污蔑为“三和一少”的投降主义路线,遭受到严重的迫害。

  1974年1月25日在北京不幸猝然逝世,终年68岁。

  1979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才得到平反。

  • 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

    中文名: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外文名: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Тро́цкий别 名:列夫·达维多维奇·勃朗施坦国 籍:苏联民 族:犹太人出生地:俄罗斯帝国赫尔松省扬[阅读]

  • 陈毅

    陈毅

    中文名:陈仪别 名:陈公洽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绍兴市出生日期:1883年5月3日逝世日期:1950年6月18日职 业:军人毕业院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信 仰:三民主义政 党:中国国民党[阅读]

  • 巴枯宁

    巴枯宁

    中文名: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国 籍:俄罗斯帝国民 族:俄罗斯人出生地;特维尔省—普里阿姆基诺(俄)出生日期:1814年5月30日逝世日期:1876年7月1日职 业:革命理论家毕业[阅读]

  • 向警予

    向警予

    中文名:向警予别 名:向俊贤国 籍:中国民 族:土家族出生地:湖南省溆浦县出生日期:1895年9月4日逝世日期:1928年5月1日职 业:共产主义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阅读]

  • 刘志丹

    刘志丹

    中文名:刘志丹别 名:刘景桂 刘子丹国 籍:中国民 族:汉出生地: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出生日期:1903年10月4日逝世日期:1936年4月14日职 业:军人毕业院校:黄埔军校第四期炮兵科信 仰:[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董卓洗劫洛阳城
董卓洗劫洛阳城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李牧之死
李牧之死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