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钱穆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07 15:23:2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钱穆

外文名:Ch’ien Mu

别 名:字宾四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出生地:江苏省无锡县

出生日期:1895年7月30日

逝世日期:1990年8月30日(享年95岁)

职 业: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常州中学

信 仰:儒学

主要成就:史学四大家之一

                创办新亚书院

代表作品:《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

语 言:吴语

籍 贯:江苏无锡

父 亲:钱承沛

女 儿:钱易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江苏无锡人,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教授。1990年在台北逝世,享年95岁,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 。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1895年(清光绪廿一年),生于今江苏省无锡市。

  父亲钱承沛考中秀才后,因体弱多病,无意科名。但对两个儿子却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读书入仕。钱穆7岁那年,被送到私塾读书。12岁时,41岁的父亲撒手尘世。母亲宁愿忍受孤苦,也不让孩子辍学,于是钱穆得以继续就读。

  早年求学

  1901年,入私塾读书。1904年,进果育小学就读。1905年,父逝。1906年,入常州中学堂。

  1910年,转入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逢武昌起义,学校停办,遂辍学。

  开始执教

  1911年,任教无锡秦家渠三兼小学,为教学生涯之始。

  1918年,任教鸿模学校,即原果育小学,出版《论语文解》。

  1919年,任后宅泰伯市初小校长。

  1922年,赴厦门任教集美学校为任职中学教师之始。

  1923年,任教江苏省无锡第三师范学校。

  1927年,转任教苏州中学。1928年,妻殁、儿殇、兄亡连遭三丧。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钱穆居北平八年,授课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并在清华、北师大兼课,与学术界友人时相切磋。

  1937年抗战军兴,辗转任教于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撰写《国史大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1944年,撰文《中国历史上青年从军先例》号召知识分子投笔从戎。

  1946年,赴昆明任教五华学院、兼任云南大学。

  1948年,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课余撰《湖上闲思录》。1948年,新任苏州城防司令孙鼎宸(孙鼎宸乃王耀武舅子)数次访问钱穆。

  1949年4月,与江南大学同仁唐君毅一起应广州私立华侨大学校长王淑陶之邀,从无锡南下广州。春假,抛家赴穗,曾以家事相托孙鼎宸。10月,钱穆随华侨大学再迁香港,出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

  创办新亚

  1950年,与唐君毅、张丕介诸先生创办新亚书院,出任首任校长。

  1953年,创立新亚研究所任所长。孙鼎宸举家来港,记录钱穆讲座,编为《新亚学术讲座》,“是为新亚有出版之第一书”。1953年秋,孙鼎宸入新亚研究所,遵钱穆之嘱编《中国兵制史》,为该所诸生第一书。获香港政府尊崇,于1955年授予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60年,应邀讲学于美国耶鲁大学,课余撰《论语新解》,获颁赠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后去哥伦比亚大学为“丁讲座”作演讲。在美国停留七个月后,他应邀去英国访问,参观了津、剑桥大学。从英国到法国、意大利,最后回到香港。王耀武之母(孙鼎宸岳母)辞世,登门吊唁。

  定名港中大

  1963年,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三校合并为大学,钱穆亲定校名为“香港中文大学”。钱先生坚持香港中文大学应以发扬中国文化、以中文为授课语言、第一任校长必须为华人担任为宗旨,对港中大的发展方向贡献良多。

  1965年,正式卸任新亚书院校长,应聘来亚大学任教。

  1967年10月,应蒋介石之邀,以归国学人身份自港返台,定居台北,住金山街。

  膺选院士

  1968年,膺选中央研究院院士,7月迁至外双溪蒋中正所赠庭园小楼“素书楼”。

  1969年,应张其昀之邀任中国文化学院(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教授。又应蒋复璁之约,任国立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1977年冬,胃痛甚剧,次春患黄斑变性症,双目失明。

  1978年,该年常病,目不能视,抱病赴港任新亚书院"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主讲人。讲稿结集为《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一书。

  1979年,赴港出席新亚书院三十周年纪念会。

  1980年夏,在夫人陪同下到香港与阔别三十二年之久、生活在大陆的三子(钱拙、钱行、钱逊)一女(钱辉)相见。次年再到香港与长女(钱易)长侄(钱伟长)相见。

  1984年,钱穆90岁,在港门人举行寿庆活动,先生得以与二子、二女及孙(钱松)孙女(钱婉约)团聚了一个月,享受天伦之乐。同年获颁行政院文化奖章。

  1986年6月9日下午,在素书楼讲最后一课,临别赠言:“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至此告别杏坛。

  1989年,赴港参加新亚书院四十周年纪念会。

  1990年,发生素书楼事件,钱穆搬离素书楼。同年8月30日于杭州南路寓所过世。

  1992年1月,钱夫人捧先生灵灰归葬于太湖西山之俞家渡石皮山。

  • 杨宝森

    杨宝森

    中文名称:杨宝森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09年10月9日逝世日期:1958年2月10日职业:京剧演员代表作品:《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定军山》   杨宝森(1909年~19[阅读]

  • 费侠

    费侠

    中文名:费侠国 籍:中国民 族:汉出生地:湖北钟祥毕业院校:北平见满高中信 仰:早年信仰中国共产党字 号:字达韫   费侠,湖北钟祥人,自幼聪明好学,早年就读于北平见满高中,积极参加学生[阅读]

  • 陈香梅

    陈香梅

    中文名:陈香梅外文名:Anna Chan Chennault国 籍:美国出生地:中国北京出生日期:1925年6月23日逝世日期:2018年3月30日职 业:记者、美中航运总裁毕业院校:岭南大学、牛津大学[阅读]

  • 刘乙光

    刘乙光

    中文名:刘乙光民 族:汉出生地:湖南毕业院校:黄埔军校四期   刘乙光(1903—1982),湖南永兴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入中央警察学校特训班学习,1928年任中央党务学校军训队[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