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尼禄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24 15:46:1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称:尼禄·克劳狄乌斯·恺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

外文名称: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

别名:路奇乌斯·多米提乌斯·阿赫诺巴尔布斯

国籍:罗帝国

民族:罗马人

出生地:意大利安提乌姆(Antium)(今意大利安齐奥和内图诺)

出生日期:公元37年12月15日

逝世日期:公元68年6月9日

职业:罗马皇帝(公元54年10月13日-公元68年6月9日在位)

信仰:罗马多神教

前任皇帝:克劳狄乌斯

继任皇帝:加尔巴

  尼禄,全名尼禄·克劳狄乌斯·恺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拉丁语: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公元37年12月15日-公元68年6月9日),原名路奇乌斯·多米提乌斯·阿赫诺巴尔布斯或尼禄·克劳狄乌斯·恺撒·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Lucius Domitius Ahenobarbus或Nero Claudius Caesar Drusus Germanicus)。罗马帝国第五位皇帝,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第五位亦是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4年10月13日-公元68年6月9日在位。

  公元54年,皇帝克劳狄乌斯驾崩,尼禄凭借其母小阿格里皮娜此前的诸多谋划,顺利即位为帝。尼禄是古罗马乃至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在位时期,行事残暴,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及几任妻子,处死了诸多元老院议员;同时,亦奢侈荒淫,沉湎于艺术、建筑等事。然而,尼禄并未完全荒废政务,对内推行了诸多利民政策;对外成功化解帕提亚与亚美尼亚危机,创造了一定的政绩。后世对他的史料与创作相当多,普遍对他的形象描述不佳。世人称之为"嗜血的尼禄"。

  公元68年,高卢、西班牙诸行省先后爆发了反对尼禄的叛乱,尼禄在不明战况的状态下,以为深陷穷途末路的境地,遂仓皇逃离首都罗马。元老院获悉后当即宣判尼禄为"国家公敌",承认率军起义的西班牙行省总督加尔巴为皇帝。同年6月9日,尼禄被迫自尽。尼禄的死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王朝、由奥古斯都开创的朱里亚·克劳狄王朝至此终结。

  • 克劳狄乌斯

    克劳狄乌斯

    中文名称:克劳狄乌斯英文名:Claudius别名:克劳狄乌斯一世出生地:法国里昂性别:男国籍:罗马职业:罗马皇帝   克劳狄乌斯,他是第一个出生在意大利以外的罗马皇帝。在他任内,征服不[阅读]

  • 戴克里先

    戴克里先

    中文名称:盖尤斯·奥勒留·瓦莱利乌斯·戴克里先外文名称:Gaius Aurelius Valerius Diocletianus别名:狄奥克莱斯国籍:罗马帝国出生地:索罗那(现今克罗地亚的索林)出生日期:约244[阅读]

  • 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

    中文名:盖乌斯·尤里乌斯·恺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外文名:Ga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别 名:卡利古拉国 籍:罗马帝国民 族:罗马人出生地:意大利安提乌姆(Anti[阅读]

  • 提比略

    提比略

    中文名:提比略·恺撒·(神君奥古斯都之子·)奥古斯都外文名:Tiberius Caesar Divi Augusti filius Augustus别 名:提比略·克劳狄乌斯·尼禄或提比略·尤里乌斯·恺撒,提庇留国[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李时珍夫人是谁?医圣李时珍的后人在哪里
李时珍夫人是谁?医圣李时珍的后人在哪里
李时珍作为历史上杰出的医学家,人们更多的是将视野放在他为后世人所作的伟大贡献和带来的福音,更多的是去了解他所编修的关于医学的
古代六博简介:“仙人揽六箸,对博泰山隅”
古代六博简介:“仙人揽六箸,对博泰山隅”
六博,又称博,六簙或陆博,是我国现在所知最早流行于世,并且具有完整规则和道具的博戏。它对中国赌博文化的影响,不仅在流行的当时十分广
揭秘韩非子不受秦始皇重用的原因
揭秘韩非子不受秦始皇重用的原因
李斯有多牛,这里还是要说说的,他协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当上了帝国的一任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与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