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旦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5-15 10:19:3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本 名:郑旦
别 称:郑儿
所处时代:春秋末年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越国苎萝(今浙江诸暨南)
主要成就: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灭吴
职 业:浣纱民女、王妃、间谍
郑旦,春秋末年越国(今浙江诸暨)美人,与西施同被越王勾践选为进献吴国的八个美人中的一员,用以迷惑吴王夫差。
在越教授以礼仪,习以歌舞。精通舞技,容貌堪比西施,与西施有“浣纱双姝”之称。
人物生平
郑旦为越国美女,是历史上与西施齐名且同样具有爱国情怀的刚烈女子,与西施同处于春秋时期。郑旦好剑,性格刚烈。但多年来,西施是广为人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而郑旦呢,倒是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约在公元前490年,郑旦与西施一同被越王勾践选中,教以礼仪,习以歌舞,献吴王为妃,以迷惑吴王夫差,离间其君臣关系。她们临危受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扮演了使者和间谍的角色。公元前473年,越国军队攻占了吴国都城姑苏,灭掉了吴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施和郑旦的牺牲奉献是分不开的。在家乡人的心目中,郑旦是永远的女中豪杰。他们以她为荣,他们敬仰她。现今鸬鹚湾村仍以郑姓为主,村北临江建有郑旦亭,以纪念这位爱国女子。
人物轶事
交友西施
郑旦一直想和西施做好朋友,所以到处说她是美女,因为西施常常自卑,所以郑旦总是鼓励她要自信起来。
西施说自己脚大,郑旦就帮她做长裙。西施说自己脸小,郑旦就让她照湖面,说水里的鱼看到她的美而发现自己脸小就逃走了。 西施说自己的眼睛不如郑旦大,郑旦就拉西施去照井水,说两个人的眼睛在水中看上去就像四条鱼,鱼不是身体长就好看的,好比眼睛不是大就算美的。
终于西施克服了自卑成了美女,愿意做郑旦的朋友了。
默默无名
现今诸暨坊间,普遍认为郑旦长得比西施还要漂亮,在他们的心目中,西施与郑旦是密不可分的两大美女。采访中,有一位诸暨年轻人表示,他非常喜欢西施,但同样喜欢郑旦。
郑旦的名气为何没有西施响亮?
因为四大美女都是她这样的人夸出来的,由于美女找不到朋友,所以夸出来的美女更有名气。
自古江南多佳丽,但产生过历史影响的不是很多,有必要进行收集整理,像郑旦这样的爱国女子即使放在今天,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历史文化如果没有人物进行串联,就是僵化和教条的东西。为此,他建议评选浙江古代四大美女,而他自己心目中的浙江古代四大美女除西施、郑旦外,还有大乔和小乔(一说为浙江义乌人)。
郑旦之死
郑旦与西施,是越王勾践送给吴王夫差的一对美女。她们来自同乡同村,入吴的职责相等,但郑旦的命运没有西施好。就连她的死,也始终是个谜。后人关于郑旦之死,有多种文学的联想。
史书记载,吴王夫差见西施、郑旦大悦,收西施于姑苏台,收郑旦于吴宫。后郑旦“郁郁不得志,经年而死,夫差哀之,葬于黄茅山”,史官称,郑旦之死,乃“妒西施之宠”。台湾柏杨先生在他的《皇后之死》一书中这样写道——两位美女没有辜负她们所受的长期严格训练,进宫后不久,就把吴王宫的其他得宠的漂亮小姐,统统挤掉;把吴夫差先生吃的死脱。不过,两位美女之间,西施与郑旦,美貌相同,生活背景相同,所受的教育相同,可以说没有一样不相同。可是,在吴夫差先生色迷迷的尊眼里,却有了差异,大概西施女士的调调正适合他的调调,他就也特别宠爱西施。相形之下,郑旦女士就感觉到寂寞,美丽的女孩子最悲痛的是受到冷落,过了一年,她竟忧郁而终。吴夫差先生难过了一阵,把她安葬在黄茅山,立庙祭祀。呜呼,郑旦女士这种下场,使人疑问丛生,可能两位同是越国的美女发生内斗。然而,无论如何,西施女士名传千古,而郑旦女士却与草木同朽,默默无闻……然而,距郑旦女士之死,已两千四百年矣,仅此一见,又流传不广,哀哉。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