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江
属于: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4-03 11:27:0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张之江
别 名:字紫珉,号子茳,别号天行
国 籍:中国
出生地:河北盐山滕庄子乡留老仁村
出生日期:1882年
逝世日期:1969年
职 业:军人
毕业院校:东三省讲武堂
信 仰:基督教
教 名:保罗
张之江(1882-1969),字紫珉,号子茳,别号天行,教名保罗,河北盐山人,西北军著名将领,中国国术主要倡导人和奠基人。为人重德守义,办事雷厉风行,刚决果断,是西北军五虎将之首,军中尊称大主教。曾任察哈尔都统西北边防督办、代理国民军总司令、国民政府禁烟委员会主席。他在禁烟时的决心和作风让群众赞为“第二个林则徐”。后任中央国术馆馆长。1936年选拔武术队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奥运会执行主席特命为表演队摄制纪录片。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1969年病逝。
人物简介
张之江(1882年-1969年),字紫珉,河北盐山滕庄子乡留老仁村(现为黄骅市)人。西北军著名将领。东三省讲武堂毕业。冯玉祥前期两大主要助手之一。和冯玉祥是老相识。光绪末年,两人都在第一混成协、第20镇共事,驻扎辽宁新民府,冯任步兵营连长、营长,张任骑兵营排长,张还参加了冯玉祥任会长的反清秘密组织——武学研究会。1911年,两人都因参加滦州起义而被解职。
辛亥革命后,由于内姑父陆建章的提携,冯玉祥在短短两年内就从营长升为旅长。张之江没靠山,升不上去,投奔老上级绥远将军张绍曾,混了几年仍然只是个上尉。于是1914年转而投靠冯玉祥,进入16混成旅,从此一路顺风,短短几年,从上尉参谋、骑兵营长、团长、旅长、第七混成旅长升为师长,成为冯的左膀右臂。不过,冯玉祥对这个老哥哥并不客气,和其他部属一样,一旦犯错误,照样令其下跪。当然,动辄下跪的不止张之江一个,宋哲元、鹿钟麟也不乏其例,这是因为他们都把与冯的关系视为君臣关系。
1924年北京政变后,张之江升为察哈尔都统,成为西北军首位方面大员,在此任上,他注重铺路架桥,受到百姓好评。1926年,冯玉祥通电下野,赴苏考察,由张之江接任西北边防督办、西北军总司令,代冯统率西北军。张之江虽然忠心耿耿,正直老实,但能力有限,指挥一帮骄兵悍将很吃力,韩复榘等人都不服他,和冯玉祥利用基督教不同,他是真的信基督的,在冯玉祥侵夺直隶督军李景林地盘时,张之江将军为冯部总指挥,驻杨村,每日都要祈祷上帝,让战事早日获胜。后来李景林失败,由天津撤至马厂一带,张将军又祷告感谢上帝的庇佑。1926年张作霖、吴佩孚在南口进攻国民军,张将军集合干部学校和督办公署卫队亲自祷告:主啊,张作霖、吴佩孚发动内战,妄想武力统一中国。他们好像一只船在大风浪中,迷失方向,愿我主赐给他们智慧,让他们回头登岸……在他统率下,西北军被奉吴联军打得淅沥哗啦、四分五裂。老冯不得不从苏联提前返回,五原誓师,重组国民联军。张之江由于心力交瘁,患了中风之症,从此退居二线。
有时也以西北军元老的身份,搞一些协调工作,比如韩复榘被扣后,蒋曾派张到韩部做安抚工作。同时在中央挂一些闲职,比如军事参议院参议,国民参政会会员,全国禁烟会长等,他的主要工作是担任中央国术馆长,因为他喜欢武术。1936年,中国国术馆选拔武术队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声名大震,奥运会执行主席特命为表演队摄制纪录片,并授赠一枚荣誉奖章。解放后,张之江担任过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等职。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9年病逝。
井勿幕
中文名:井勿幕别 名:原名井泉,字文渊,笔名侠魔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陕西蒲城(今陕西铜川)出生日期:1888年2月12日逝世日期:1918年12月23日职 业:革命家、思想家、将军信 仰:三[阅读]
白彦虎
中文名:白彦虎 别 名:穆罕默德·阿尤布· 白素 民 族:回族 出生日期:1830年2月8日 职 业:清末西北回军元帅 主要成就:开创中亚东干人 外文名:Бай [阅读]
吴佩孚
中文名:吴佩孚 外文名:Wu Peifu 别 名:吴子玉、玉帅 国 籍:中华民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蓬莱 出生日期:1874年4月22日 [阅读]
何应钦
中文名:何应钦 别 名:何敬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 出生日期:1890年4月2日 逝世日期:1987年10月21[阅读]
冯玉祥
中文名:冯玉祥 别 名:谱名基善,表字焕章。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直隶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 出生日期:1882(壬午年)年11月6日[阅读]
-
- 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初唐四杰之一杨炯人物简介
-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