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数列
将不同时期的指数,按时间次序排列起来,就形成指数数列。由于现象的发展变化是连续不断的,利用指数数列可反映同类现象发展过程的变动程度,综合观察其变化趋势或规律。凡指数的基期为报告期前一期的数列称环比指数数列,可说明现象在较短时期内的序列变动。凡指数的基期固定的数列称定基指数数列,可说明较长时期的现象变动程度。
指数数列中排列的为综合指数,若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其同度量因素在整个数列中,有变化与不变化之别。若是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其同度量因素在整个数列中都是有变化的。在同度量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定基指数等于相应时期环比指数的连乘积,因而在两者之间可进行换算。社会经济统计中,用不变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编制的工业产品产量综合指数数列,也属此种类型。在同度量因素变化的条件下,就不存在这种换算关系。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一封信。在古代 ,卓文君是少有的聪明女子 ,她读完信后 ,泪流满面。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