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宁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龙王山南麓的寺滩,距县城威远镇35公里。藏语名“郭隆贤巴朗”(寺沟弥勒洲),原属萨迦派寺院。明万历十年(1582),三世达赖应土默特邀请参加俺答汗葬礼,途经青海时(1584),曾在郭隆寺弘法,并发愿建寺。万历三十年(1602),四世达赖云丹嘉措从内蒙古入藏坐床,经过郭隆寺时,当时部落头人浪加、智华等以三世达赖曾授记为由,向四世达赖请求建寺。次年,四世达赖委派七世嘉赛活佛端悦却吉嘉措赴青海建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在一世松布活佛和施主的协助下,动工修建,当年建成嘉色寝宫和经堂、显宗学院、厨房及部分僧舍。第二年,由嘉赛活佛主持修建了大经堂和护法神殿。康熙年间鼎盛时期,僧众达数千人,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属寺众多,成为青海地区大寺之一,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著名活佛有章嘉、土观、松布、王佛等。清雍正元年(1723),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反清,寺院僧众参与反清活动,在川陕总督年羹尧、四川提督岳钟琪率兵征讨期间,于雍正二年(1724)正月将寺院焚毁。清雍正十年(1732),清王朝拨款重建,赐名“佑宁寺”。清同治年间,西北回族奋起反清,在战乱中佑宁寺再次被夷为平地。后经第六世土观活佛主持重建,至光绪年间修复经堂、僧舍五百余处,僧众达一千余人。民国年间逐渐衰落,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僧众只有270余名。1957年达396名。1958年,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佑宁寺是全省继续开放的11座寺院之一,留下寺僧23人。“文化大革命”中被关闭,寺院的经堂、佛堂和活佛府邸全部被拆除,寺院的经籍、经版、文物等皆荡然无存。1980年7月重新开放,政府拨款与信教群众布施资助,重新修建了弥勒佛殿(贤康)和护法神殿(尼达康)以及部分僧舍。住寺僧众192人。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