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弥勒三弥底经》

书籍:西北民族词典 作者:刘维新 朝代:1998-08-01 专题:书籍

回鹘文译写的佛经。1959年发现于哈密板房沟佛教遗址中。为近代发现的回鹘文抄本中字数最多的一次,计有608张,1216页。从完整的样页看,每页长48厘米,宽22厘米,28-31行。在该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洞彻并深研了一切论,学过毗婆尸论的圣月菩萨大师从梵语制成(即‘译为’)吐火罗语(指古代的焉耆-龟兹语);普太拉基特(Prtarksit)又从吐火罗语译成突厥语(指回鹘语)”,可见这份《弥勒三弥底经》与同地发现的《弥勒会见记》,都是圣月菩萨大师由梵文译成吐火罗文。然后又由吐火罗文转译为回鹘文的。多数专家认为,转译的时间为10世纪左右。本世纪初,德国探险家勒柯克(A.V.Le Coq)曾在吐鲁番木头沟的佛寺遗址发现两件回鹘文译本《弥勒三弥底经》残卷,定名为《弥勒三弥底经Ⅰ》、《弥勒三弥底经Ⅱ》,页数有限,残损过多。远逊于哈密本。《弥勒三弥底经》不见于汉文《大藏经》,也不见于梵文佛经,但与梵文佛经中的《贤愚经·波婆离品》近似。和阗曾发现于阗文写成的《弥勒三弥底经》,因此,《弥勒三弥底经》有可能是梵文《贤愚经·波婆离品》敷演而成,并被先后译为吐火罗文和回鹘文的。

上一篇:弥俄突 下一篇:《弥勒会见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