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派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出现的文学流派。这一流派在作品主题、创作手法和风格等方面,迥然不同于日本战前文学,是战后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
首先,一批战后派评论家本多秋五、平野谦等七人创刊发行了《近代文学》杂志。他们主张对既成日本文学进行本质的变革,主张文学创作要深入到明治以来的文学未曾达及的领域,将社会、自我存在的内在真实和痛苦体验,从意识和潜意识深层加以揭示。
与此同时,实践这一理论的作家相继发表作品。主要有:野间宏的《阴暗的图画》、椎名麟三的《深夜的酒宴》、中村真一郎的《死的阴影之下》、埴谷雄高的《死灵》、梅崎春生的《樱岛》等。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们带着自身的心灵创伤,反思经历过的严酷的历史行程,描写了战争惨祸和人们内心的深重伤痕,探讨在战争这一非常历史时期中表现出来的人类普遍问题,提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社会课题。这批理论家、作家一般被称为“第一次战后派”。
稍后出现的一批作家,一般被称为“第二次战后派”。主要作品有:大冈升平的《俘虏记》、安部公房的《墙——S。卡尔玛氏犯罪》、堀田善卫的《广场的孤独》、三岛由纪夫的《假面的告白》等。这些作品,与第一次战后派有一脉相承之处,同属战后派文学。
战后派文学从本质上区别于既成文学。其主要特点是:
一、战后派文学者都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都亲身经历了非常的战争时期,文学表现的题材,都取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
二、战后派文学,实质上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二十年代曾在日本刚刚萌生即被扼杀的现代主义文学,如前卫派、超现实主义、新心理主义、意识流文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等的又一次尝试,因而都表现出现代主义文学倾向。
三、战后派文学超越了日本文学的窄小框架,以更广阔的社会视野,更深的洞察力去观察和表现人。他们有意识地与“私小说”,与朴素现实主义决裂,主张要发现隐潜在各种现象深处的事物本质和普遍社会规律,探讨存在的真实,探讨宇宙、人生的意义。他们的作品,表现出明显的心理主义倾向。
四、因其创作主题大多探求世界和人的本质,所以作品带有明显的批判性、哲理性、抽象性。他们为在日本文学中确立新的表现方法做出了切实的努力。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