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怡如
【生卒】:1881—1942又名康时。黄安(今红安)人。1881年12月6日出生于一个世代务农的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读私塾,目睹世间之不平,决意抛弃科举。1904年,离别家乡只身赴汉,旋即参加新军,在黎元洪的陆军二十一混成协(旅)第四十标(团)当兵。1906年升哨长,兼任新兵总教官、下士团教官。此间将新军军歌中的“大清深仁厚泽十余朝”、“列圣相承,无异舜与尧”等句改为“大清篡窃已历十余朝”、“列代相承,无异金与辽”,启发士兵觉悟。1908年12月,与杨王鹏、李六如、王守愚等在军中组织群治学社,借讲学为名反清。潘升任一营左队队官后,移学社机关于队部,活动更烈。因拟利用长沙饥民抢米运动起事,为黎元洪侦知后查禁,潘等乃另组振武学社,机关仍设队部。1910年,振武学社的秘密活动被黎元洪察觉后,勒令查封学社,潘被迫去日本避难,藉此机会学习军事。1911年武昌首义后,回到北京,曾密谋暗杀清军陆军大臣荫昌、段祺瑞,未果。1913年参加了孙中山发动的武装讨袁的“二次革命”。1914年,与詹大悲、王宪章等离沪再次东渡日本,参加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坚持革命斗争。1915年回国,在武昌南湖当教员,从中积极发展革命组织。次年2月,策动了武昌南湖炮队起义。1917年,潘随两湖地方军转战荆州、常德等地,后遵孙中山“联段(祺瑞)逐桂(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军阀)”之电示,驰赴湖南烟溪督师。时为潘所依的廖湘芸部被张敬尧缴械,遂亡命辰州,间道回武汉,因劳累过度而吐血不止。1921年,与潘正道、董必武、詹大悲、王守愚等,率援鄂川军与直系军阀王占元、萧耀南部作战大半年。次年5月,陈炯明叛变,潘出任何成濬部参谋长,协助许崇智讨伐陈、林(虎),率轻骑出饶平,以少数人却强敌之袭击。孙中山提出“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潘竭诚拥护。1925年,因积劳成疾离开军队,寓武昌养病。1926年7月正当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之际,潘怡如就任湖北特种委员会委员(主席董必武),参与领导武汉地区的秘密军事工作。他以坐轿子求医作掩护,查看了武汉三镇及其外围的敌军兵力部署情况,拟定了北伐军进军方案,并绘成图交给董必武,为北伐军攻克武汉三镇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情报。北伐军攻占武昌后,潘怡如任湖北省政务委员会委员。1927年春,湖北省政府正式成立,改任湖北省公矿局局长及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监察委员。在对日出售大冶铁矿矿砂问题上,要求日方必须按国际市场价格付款,义正词严,日人折服。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后,潘怡如先后帮助董必武等诸多共产党员转入地下,并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掩护我党的工作。12月17日,与李汉俊、詹大悲、危浩生一道被军阀胡宗铎、陶钧逮捕。李、詹相继遇害,潘由友人何成浚保释。次年2月去上海养病,利用社会关系掩护上海的中共地下工作人员。1931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婉谢何成浚赴渝之邀,鼎力协助中共人士陶铸主办汤池训练班,培养抗日干部,并讲授军事课程。武汉沦陷后,潘回乡养病,仍赞助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活动。1942年12月26日在家乡病逝。1943年3月19日《新华日报》以《辛亥革命老前辈潘怡如先生病逝》为题,报道其生平事迹。1944年3月,董必武有《哭潘怡如》七律四首,赞云:“姜桂性成弥老辣,云雾交契愈轻柔”;并订正、手书董觉生所撰《潘怡如先生墓表》。建国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孔子与孔融什么关系?孔融一生仕途
-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融是东汉文学家,鲁国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孔融是东汉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