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
【生卒】:1897—1927字宇安,曾用名俄自。安陆人。1897年11月10日出生。幼时在本城杨觉生教师处读书。13岁到县北乡接官厅王家台子随舅父攻读古文。1912年考入省立东汉书院。在这里,他受到新教育的启发,曾想学习工业,走工业救国的道路。1917年夏季,赴京投考高校。因发生张勋复辟事件,时局混乱,学校停考,旅费用尽,只得当卖行装南归。途中他曾向伙伴表示:“我将来若能从戎征战,定当尽力于治国安民。”次年,再次赴京报考,被高等工业学校录取,但因家庭经济困难,不久辍学。后考入官费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学习。学习期间,与40余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了以探求救国真理、促进中国革命为宗旨的社团壬戌社。后来,又与恽代英在湖北武昌创办的利群书社建立了关系,经常购阅革命书籍,钻研革命理论,并刻苦攻读俄语。1922年毕业前夕,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任第一混成旅见习排长。上级党曾派共产党员李之龙与他秘密联络,进行革命活动。1924年5月,受共产党组织委派,奔赴广州,参加创办黄埔军校的工作。学校建成后,任第三队第一区队长。1924年10月,奉命率领本区队学员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事件,协同海军拦截扣留了商团运送枪支弹药的“哈佛号”轮船,并送交黄埔军校。1924年冬,盘踞广东东江地区的军阀陈炯明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段祺瑞支持下,准备率部进犯广州。广东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支持下,于1925年2月1日举行第一次东征。主力军是以共产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为骨干的黄埔军校学生军,共两个教导团,3000多人。郭俊任第一教导团第三营第七连连长。10月,国民革命军举行第二次东征,黄埔军校教导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周恩来任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师党代表,郭俊任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一营营长,后提升为三团党代表。他率部由平山、白云进入海丰,遭到陈炯明叛军洪兆麟、谢文炳部约七八千人的袭击,情况十分危急。他沉着应战,一方面组织后备力量投入战斗,为正面战场增援,向敌军密集的郑家桥冲锋,一方面派侦察队从左侧抄敌后路。敌军腹背受击,全线崩溃。三团以少胜多,结束了海丰战斗。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国民革命军歼敌1万余人,陈炯明逃往香港。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派兵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和苏联顾问办事处及住所,逮捕了李之龙等50余名共产党员,扣押了黄埔军校及国民军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接着又强逼在第一军工作的全体共产党员退出该军。郭俊也被解除了军职。1926年6月5日广东国民政府根据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北伐方针,通过了北伐案。为了保证10万北伐大军的各项军需,6月30日成立了兵站总监部。郭俊被委任为第一兵站少将站监,主管第一军兵运、兵器、粮秣、被服,军饷、医疗等各项后勤工作。7月9日正式出师北伐。兵站随大军北上。郭俊兢兢业业,千方百计保证各项军需供给。9月,北伐军开始进攻江西。因战事需要,郭俊被调任第一军第二师第六团团长。10月上旬攻克武昌后,北伐军分为东路军、西路军、中央军三路。郭俊所部属东路军。1927年1月北伐军东路军进入浙江衢州,遇孙传芳残部顽抗。东路军前敌指挥部决定进行汤(溪)兰(溪)战役,扫清东进障碍。郭俊所在的二师主攻游埠。1月29日拂晓,战斗展开。郭俊率六团打左翼,初战进展缓慢,鏖战数日,仍进展不大,最后将预备队、工兵统统投入战斗,终将顽敌击溃。下午5时追敌至裘家埠、邓家坪一线,敌军又凭借衢江的一条支流隔河坚守。郭俊挑选一个排的健儿,趁夜泅水过河,摸掉敌哨兵,夺取敌前沿阵地的机枪,对敌军猛烈扫射。敌措手不及,全线溃败,战斗胜利结束。这一仗俘敌300余人,缴获山炮3门,机枪、步枪400余支。可是郭俊不幸腰部中弹,因伤势过重,在转往衢州途中不幸牺牲。郭俊的灵柩运到衢州,各界民众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追任郭俊为中将军衔。后按家属要求,将遗体运回原籍,由安陆县政府举行公葬。棺木葬于县城东门外文昌楼下。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追认郭俊为革命烈士。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 资料图:川岛芳子戎装照在日本的谍海中,“巾帼女豪们”的手段丝毫不逊于男子,而这些女谍中的头号人物,无可争议的当数川岛芳子。她的活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