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明骨料混凝土
露明骨料混凝土是浇筑混凝土后或混凝土硬化后,通过水洗、酸洗、缓凝剂或水磨、喷砂、凿剁、火焰喷射、劈裂等手段使混凝土骨料外露,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
露明骨料混凝土在国外应用较多,国内最近几年才开始采用。其基本工序是:在尚未完全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做除浆处理,使混凝土的骨料适当外露,以骨料的天然色泽和不同排列组合造型,达到外饰面的美感要求。此种混凝土是依靠骨料的色彩、粒形、排列、质感等来实现刻意的装饰效果,达到自然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这是水刷石、剁斧石、水磨石的延续和演变。
露明骨料混凝土按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水洗法、缓凝法、水磨法、抛丸法、埋砂法等,各种施工工艺具有各自的特点。
(一)水洗法施工
水洗法施工常用于预制构件中,即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在水泥混凝土终凝前,采用具有一定压力的射流水冲刷混凝土表面石子间的水泥浆,使混凝土表面露出石子的自然色彩。
(二)缓凝法施工
缓凝法施工常用于受模板限制或工序影响,无法及时进行除浆露骨料的情况下,表层部分混凝土刷上一层缓凝剂,然后浇筑混凝土,借助缓凝剂使混凝土表层的水泥浆不产生硬化,以便脱模后可用射流水冲去表层石子间的水泥浆,从而露出石子的色彩。
(三)水磨法施工
水磨法施工实际上就是水磨石的施工工艺,所不同的是:水磨露骨料混凝土不需要另外再抹水泥石渣浆,而是将抹面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磨至露出骨料。水磨时间一般应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20MPa时进行为宜。
(四)抛丸法施工
抛丸法施工是将混凝土制品以1.5~2.0m/min的速度通过抛丸机室,室内的抛丸机以65~80m/s的速度抛出铁丸,铁丸将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皮剥离,露出骨料的色彩,且骨料的表面也同时被凿毛,其效果犹似花锤剁斧,别具特色。
(五)埋砂法施工
埋砂法施工是在模板底部先铺一层湿砂,将大颗粒的骨料部分埋入砂中,再在预埋的骨料上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脱模后,翻转混凝土并把砂子清除干净,即可显示出部分外露的骨料。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
-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北 12 .5公里的利民镇 (原虞城县城) 西南。现存墓高4米 ,直径3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