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

书籍: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石春蕊, 翟金鹏, 丁连才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式中U表示电压(单位V),R表示电阻(单位Ω),I表示电流(单位A).

1A=1V/Ω.

注意 1.欧姆定律反映了电路中电流跟电压及电阻的关系,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运用欧姆定律I=U/R及其变化形式U=I·R,R=U/I,可以计算电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它们的电阻及通过的电流

要特别注意欧姆定律中的I、U、R三者的关系是对同一段电路中的三个物理量而言的,不能见到题目中有电压、电阻或电流强度就盲目代入公式计算.例如:有一只灯泡的电阻是20欧姆,与另一个灯泡串联后接入电压10伏特的电源两端,能不能说通过灯泡的电流I=U/R=?不能,因为20欧姆是一只灯泡的电阻,而电压10伏特是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不是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这样套公式就不能得到正确结果.

2.使用欧姆定律要注意三个量的单位,只有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用伏特,电阻的单位用欧姆,导体中的电流的单位才是安培.

3.要注意欧姆定律I=U/R的因果关系.

导体中之所以有电流通过,是因为导体两端有了电压,“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当电路中电阻不变时,只要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的电流即随之成正比改变.同时又因为导体具有电阻,电路中的电流就要随电阻大小而成反比变化.实际上电路中电流大小是由电压和电阻两个量共同决定的.电流大小随电路两端电压和电路中导体电阻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故我们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电阻成反比,而不能说电压和电流成正比,电阻和电流成反比.

4.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溶液,对于气态导体和某些导体电元件(如电子管、晶体管)不适用.

5.由欧姆定律I=U/R可得变形式R=U/I,但不能从该式就得到“导体电阻大小与外加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的结论,对于一个给定的导体,它的电阻是一个确定值,不随外加在它上面的电压及通过它的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用电压表(伏特表)测出电阻两端电压U,再用电流表(安培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就可以用R=U/I来计算出该电阻的阻值,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皋陶制典的故事
皋陶制典的故事
传说我国的第一部《狱典》就由皋陶制定,他把《狱典》刻在树皮上,呈给大禹,禹看后觉得很好,就让皋陶实施。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