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的一般步骤
1.理解题意.
2.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
3.根据题意写出已知和求证.
4.分析题意,探索证明思路.
5.根据寻求的思路,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条理清晰地写出证明过程.
6.检查表达过程是否正确,完善.
注意 在寻求思路的过程中,可以从已知向求证探索,也可以倒过来从求证向已知追溯,还可以从已知和求证两个方向出发,互相接近.
例1 如图所示,已知:AB∥CD,∠B=120°,CA平分∠BCD.
求证:∠1=30°.
证明 ∵AB∥CD,(已知)
∴∠B+∠BC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120°,(已知)
∴∠BCD=60°.
又CA平分∠BCD,(已知)
∴∠2=1/2∠BCD=30°.(角平分线定义)
∵AB∥CD,(已知)
∴∠1=∠2=3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例2 如图所示,已知AD⊥BC,垂足为D,EG⊥BC,垂足为G,EG交AB于F,且∠AFE=∠E,求证:AD平分∠BAC.
证明 ∵EG⊥BC,(已知)
∴∠EGB=90°.(垂直定义)
∴∠BFG+∠B=9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BFG=∠AFE,(对顶角相等)
∴∠AFE+∠B=90°.(等量代换)
又∵∠AFE=∠E,(已知)
∴∠B+∠E=90°.(等量代换)
又∵EG⊥BC,(已知)
∴∠EGC=90°.(垂直定义)
∴∠E+∠C=9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B=∠C.(等量代换)
∴AB=AC.(等角对等边)
又∵AD⊥BC,(已知)
∴AD平分∠BA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例3 求证: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已知:如图,△ABC和△A′B′C′中,AB=A′B′,BC=B′C′,AD、A′D′分别为△ABC和△A′B′C′的中线且AD=A′D′.
求证:△ABC≌△A′B′C′.
证明 ∵BC=B′C′,BD=1/2BC,B′D′= 1/2B′C′,∴BD=B′D′.
在△ABD和△A′B′D′中
∵AB=A′B′,BD=B′D′,AD=A′D′∴△ABD≌△A′B′D′.(SSS)
∴∠B=∠B′,在△ABC和△A′B′C′中,∵AB=A′B′,∠B=∠B′,BC=B′C′.
∴△ABC≌△A′B′C′.(SAS)
[解析] 文字证明题,首先要找到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审清题意,正确画出图形,然后再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最后进行证明.
-
- 上官婉儿的爱情多波折
- 上官婉儿是武则天的贴身秘书:上官婉儿(公元664-710),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是一位身在宫廷斗争的夹缝中,先挣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齐宣王拜颜斶
-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
-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