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义务本位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指以设定义务和身份等级秩序为核心观念的民法立法和司法原则。义务本位的法律的立法皆为禁止性和义务性规定,而且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不分,其目的在于对不同身份的人规定不同的权利义务,以维护身份秩序。义务本位的典型立法例为1794年制定的《普鲁士一般邦法》。这一法典,是在学者沃尔夫的自然法论强烈影响下编纂的。它以身份制为社会作为前提的“义务体系”。与沃尔夫认为法乃以义务为基础的事项相符,《普鲁士一般邦法》不承认私人自治,不是将各种各样的法关系的形成委之于个人的自由意思,而是针对各种不同身份规定了特别详细的义务目录。例如,该法典用86个条文规定家长与仆役的权利义务关系。权利义务依各种身份而规定。个人依其所属的身份,而成为相应的权利义务主体。

上一篇:义务 下一篇:义务兵役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