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刑事诉讼目的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刑事诉讼理论学说之一。指国家制定刑事诉讼法,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立法者按国家、社会需要和基于对刑事诉讼固有属性的认识,预先设计的关于刑事诉讼结果的理想模式。西方国家存在犯罪控制模式和正当程序模式两种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前者认为,刑事诉讼应遵循控制犯罪的目标进行,在诉讼活动中诉讼参与人的权利虽应予保障和尊重,但并非以此为首要目标。后者认为,尊重个人自由和保障个人权利应成为刑事诉讼的首要目标。保障人权相对于控制犯罪应处于优先地位。中国学者提出刑事诉讼目的的双重层次论。分为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两个层次。根本目的是维护宪法所确定的制度和秩序。直接目的是追求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刑事诉讼根本目的的实现,有赖于直接目的的实现。所谓控制犯罪,是指在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对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公正适用刑法,以抑制犯罪。所谓保障人权,是指保障被告人、被害人以及无罪公民的权益不受非法侵犯。这两个方面是矛盾的统一体,应力求做到追求控制犯罪而不忽视保障人权;保障人权也不能脱离正确控制犯罪。当有时出现二者无法兼顾的情况时,应实行“利益权衡原则”。即综合考虑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作出有利于刑事诉讼根本目的实现的选择,避免价值取向上的片面性。应确定一般标准和允许有例外规定,在处理具体案件上发生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冲突时,一般应放弃个案被告人的惩罚。但是,如果放弃个案被告人惩罚会危及社会根本利益,则应顾及个案中对犯罪的惩罚。

上一篇:刑事诉讼模式 下一篇:刑事诉讼形式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卓文君 - 凤求凰佳话
卓文君 - 凤求凰佳话
明月夜,小亭台,后花园,边角门,佳人悄悄,在侍女的掩护下溜出家门,匆匆赶赴几条巷子外的小旅社,与那个风流倜傥的才子相会,一定终身,拉开历史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