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信赏必罚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先秦法家推行“法治”的主张。意即赏罚必须取信于民。商鞅认为,只有做到信赏必罚,百姓才能相信法令:“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罚,则奸无端”。他还主张“厚赏而信,刑重而必”,以期法律迅速生效。此外,“信赏必罚”还含有“去私”的内容,即不以个人喜怒而行赏罚。不论贵族、平民,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故史有商鞅治国“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的美誉。战国后期的法学基本上继承了商鞅的刑罚主张,将法令作为赏、罚的惟一标准。为此,他们反对君主随意赦免宽宥犯罪,认为这样做使法令失信于民,害大利小,久而不胜其祸。“法不阿贵”、“刑无等级”、“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等都是法家的赏罚原则。“信赏必罚”的主张有利于取消贵族的“刑不上大夫”的特权,对后世法律产生巨大影响。

上一篇:信任投票 下一篇:信托财产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