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客体
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中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犯罪同类客体的划分,是根据犯罪行为所危害的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不同方面所进行的科学分类。作为同类客体的社会关系,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性质。例如生命权、健康权、妇女的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以及人格权、名誉权等,都与人身有不可分割的直接联系,属于人身权利的范畴。同类客体是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建立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依据。只有依据同类客体,才能对犯罪作科学的分类,建立严密、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中国刑法分则正是根据同类客体的原理,将犯罪分为十大类。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刑法典分则第3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和第6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这两章犯罪,在下面分别设有8节、9节犯罪。因此,这两章犯罪的每一节犯罪,在同类客体之外还有一个“次层次”的同类客体。例如,刑法分则第3章第2节“走私罪”,其次层次的同类客体为国家对外贸易管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