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法优位主义
指在立法和法律的实践中,坚持私法的地位优于公法、公法与私法泾渭分明、公法为私法服务的立法和司法原则。私法优位主义认为,公法设立的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的私权;人民的私权神圣,非有重大的正当事由,不受限制和剥夺。应严格区分公法和私法,并实行不同的法律原则。在私法活动领域,实行私法自治原则,即由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通过自由协商决定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国家原则上不作干预,只有在当事人诉诸法院时,才由司法机关而不是行政机关解决,司法机关的活动应当具有保守性和节制性,它不能主动干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对经济生活,国家并没有广泛干预的职权,只有在维护公正自由的竞争秩序的必要限度内,才可以进行干预。私法优位主义的前提是假设存在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两个独立的领域,每一个领域遵循各自不同的逻辑运行。对市民社会中的社会关系,由主体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进行活动,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国家对每一个人的最大利益不作任何评价,而由自治的主体自己决定。在这些关系中,起实际作用的是自律主体的自由意志以及隐藏在这些关系背后的市场规律。它的国家观是一种消极的、恶的国家观:无论国家的能力如何强大,它也不可能掌握每一个人所掌握的千差万别的具体知识,因而国家不可能为个人作出恰当的安排。国家是一种不得已而必须的恶,因此必须要防止国家过度扩展的倾向,要达到这一目的,采取私法优位主义,必须勘定国家活动的固定领域。它还认为,不存在脱离个人利益的孤立国家利益,因而国家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绝对不能限制或剥夺个人利益。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詹天佑球艺了得,还是游泳健将
- 我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是闻名世界的铁道专家。他还是一位在大风大雨里畅游的游泳健将。詹天佑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珠江三角
-
- 大禹与禹余粮的故事
- 有一次大禹治水来到剡,见剡溪浊浪滔天,奔流中被一座大山迎面挡住,水位猛涨,洪水四溢,使剡溪两岸遭灾。大禹登上山顶察看地形后,决定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