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因果关系
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学说之一。指某行为本身并不包含产生某种结果的内在必然性,但在行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偶然地同另一个因果关系发展过程相交错,而由后来介入的这一原因合乎规律地引起了某种危害结果,前一行为与最后的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此说认为,犯罪的因果关系中,既有作为基本形式的必然因果关系,也有作为补充形式的偶然因果关系。不仅必然因果关系可以作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偶然因果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作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其理论根据是:(1)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两对密切联系、彼此相互渗透的范畴。无论必然性还是偶然性,都包含因果性。如果把因果关系只说成是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实际上是把因果性同必然性混为一谈,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因果性与必然性相互关系的学说。(2)必然性与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必然性,都不能脱离偶然性而存在。必然性是产生某一事物的内在根据,即事物的内在矛盾性。偶然性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现象。某种行为不含有产生某种结果的必然性,而偶然与另一因果过程相交叉发生某种结果的,就是偶然因果关系。(3)犯罪的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只有承认两种因果关系并存,才能正确处理刑事案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古代斗蟋蟀介绍:万金之资付之一喙
- 蟋蟀,又名促织、吟蛩、蛐蛐、秋虫。这种小小的昆虫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和观察。两千多年前经孔子删定的《诗经》之中就有《蟋蟀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