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尔
指相互独立的企业之间制定的限制竞争的协议。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德国1957年颁布的反对限制竞争法。该法第1条第1款指出,企业或企业联合组织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订立的合同以及联合组织所作的决议,如通过限制竞争可影响到商品生产或商品与劳务交易的市场关系,则无效。根据这一概念,卡特尔具有以下特征:(1)它们是以合同或决议表现的为实现订约人共同经济目的的意思表述,从而是竞争者之间的协议,或者称为相同生产阶段企业间的横向协议;(2)其成员为经济上和法律上相互独立的企业;(3)合同或者协议的内容是限制竞争。为了防止规避法律的行为,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在其1973年第2次修订中增加了第25条第1款。它规定:企业或企业联合组织协调一致的行为,若依本法不得作为有约束力的合同内容,得予以禁止。由此,企业间出于限制竞争目的而进行的协调行为也得被视为卡特尔。卡特尔一词虽然出现在德国,但已经被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所通用,成为竞争者之间限制竞争协议或者协调行为的代名词。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虽然对卡特尔作出了普遍禁止的规定,但又通过该法第2条至第8条对许多类型的卡特尔给予豁免。因此,卡特尔事实上被分为两类:一类是被禁止的卡特尔,适用本身违法的原则,这主要指价格卡特尔、生产数量卡特尔和地域卡特尔;另一类卡特尔虽然有着限制竞争的因素,但有时却具有合理性,从而适用合理原则,这主要指合理化卡特尔、中小企业合作卡特尔、出口卡特尔、结构危机卡特尔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雍正被恐吓之谜
- 雍正游玩西湖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恐吓信,这封恐吓信信的主人又是谁?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竟然让威风八面的皇帝吓了
-
- 撵山
- 这是一个布依族的幽默故事,一起来看看。一天土司带着甲金去撵山。到了山上,土司让甲金去撵野物,自己却闲坐着休息。甲金跑进林子,大喊
-
- 子产与伯石
-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很有才干,精通政事,善于治理国家,因此被委任管理国家大事。子产手下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官员,名叫伯石,平时交付他做的事
-
- 苏代帮甘茂借游说谋官
- 战国时期, 楚国人甘茂, 曾经在秦国担任宰相。后来他遭人诬陷, 被迫从秦国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