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失止付
持票人在丧失票据后,所采取的向付款人通知票据丧失的情形并请求停止付款的一种补救措施。丧失票据的人挂失止付的目的,在于通知付款人停止付款,以防票据金额被冒领,收到挂失止付通知的付款人应当暂停付款。中国现行票据法规定了挂失止付制度。挂失止付虽然可以作为票据丧失后的一种补救措施,但这种措施的最大缺点是不能保护善意持票人的利益。因此,中国票据法只把挂失止付作为票据丧失后的一种紧急措施对待,规定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3日内,依法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提起诉讼。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红梅妆的典故] 上官婉儿红梅妆
- 红梅妆是什么?红梅妆,是古代女子的一种装饰,以胭脂在前额点红。上官婉儿红梅妆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妇人面饰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纸上谈兵的典故
- 昭襄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左庶长进攻上党,攻克该地。上党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安置上党逃来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