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曹操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生卒】:155—220

【介绍】:

汉魏之际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字孟德。小名阿瞒,出身宦官之家。20岁举孝廉为郎。东汉末曾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济南相等职。汉献帝时,以镇压黄巾起义壮大了自己的武装实力,统一北方,被封为大将军、丞相。时军阀混战,局势动荡,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进位为魏公,后称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为魏文帝,追谥其为太祖武皇帝。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摘要》、《魏武帝集》(已佚,今存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为:(1)注重“法治”。深受先秦法家思想的影响,在统治方法上强调“皆一之于法”;治定“礼为首”,拔乱“刑为先”;十分重视刑法这一统治工具的作用,把“刑”放在拨乱反正的首要地位。(2)强调严格恪守法制,而不论违反者的身份、地位如何。认为法令一经制定,必须信守不怠。“设而不犯,犯而必诛”。他自己也很注意身体力行,率先遵守。但反对滥刑,主张刑狱之事一定要慎重。(3)主张将“明法达理”作为选任司法官吏的主要标准。他指出:“夫刑,百姓之命也;而军中典狱者或非其人,而任以三军死生之事,吾甚惧之。其选明法达理者,使持典刑。”深明法理的主要标志是赏功罚过,出令必行。如果无功而赏,或有功不赏;无罪而罚,或有罪不罚,这都是违背法理,有害于治国治军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项羽爱吃烧杂烩
项羽爱吃烧杂烩
在苏北一带,无论是寻常人家,还是星级宾馆,在酒筵上,有一道菜不可缺少,那就是烧杂烩。尤其是在操办红白喜事时,此菜更作为众菜之首被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