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道德经

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与道教

《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时,前面所说的哲学,并不能涵括《道德经》(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美国学者唐纳德·毕肖普教授主编的《中国思想导论》一书认为:道教的思想体系中包含了道家的哲学思想所缺少的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人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例如,道家诉诸心灵或理性,而道教却诉诸于人的情感、情绪或情趣。道教充分普遍而又巧妙地利用人的敬惧、神秘和惊异等感觉,而道家却对此熟视无睹。”

《道德经》正文
  • 老子

    老子

    李聃(生活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姬姓李氏名耳,字伯阳、外字聃(音读:dān),世人尊称为“老子”,华夏族,生于中夏东周末的某诸侯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师从殷商末臣之商容,于东周春秋末之[阅读]

推荐阅读
刘邦为何从轻儒到尊儒?
刘邦为何从轻儒到尊儒?
刘邦为何从轻儒到尊儒?这其中发生了什么让他改变了对儒生的看法?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巨轮一探究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崇尚法治,罢黜儒
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
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
姬昌他也姓姬。伯邑考是他的名字。准确地说,他姓姬,名考,字伯邑。伯邑考 电视剧照古人的排行以“伯,仲,叔,季“而论.如孔子就排行老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汉文帝废除肉刑
汉文帝废除肉刑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